澳门金沙城中心

图片
首页 >> 校园新闻 >> 信息公开 >> 详细内容
信息公开 >> 正文
澳门金沙城中心印发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制订2023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日期:2023-10-30 17:15:59  发布人:xmxcdzb  浏览量:247

?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修(制)订2023级三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澳门金沙城中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职业教育的最新文件精神,结合澳门金沙城中心:实际,对2023级三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的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助力两岸深度融合。

二、编制依据

1.《国务院澳门金沙城中心印发

2.《教育部澳门金沙城中心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3.《教育部澳门金沙城中心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

4.《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

5.《教育部等六部门澳门金沙城中心印发

6.《教育部等八部门澳门金沙城中心印发

7.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制的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

8.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制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9.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制的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职业学校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

10.《教育部 福建省人民政府澳门金沙城中心支持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闽政文(2021)97号)。

三、编制原则

(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突出德技并修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各类公共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做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公共类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类课程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广度、深度和温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二)以国家标准为引领,提升专业质量

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基本遵循,主要包括新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公共基础必修课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有关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各专业要根据新专业目录的调整,重构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配备,开发或更新课程教材,以新专业目录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三教”改革,提升专业质量。

(三)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实现多方联动

培养方案整体设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分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人才需求特点,与企业、行业共同研究制订和实施,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实现“五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四)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切实重视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完善作为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要素。依据职业岗位需要和企业岗位能力标准,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根据学生成才成长需求,采取分类培养,科学推动“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合理构建“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框架,一是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用两年在校时间完成1800-2000学时的教学任务且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认真构建“1”阶段教学体系,落实好四个环节。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总结并推广学校“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同时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经验,制定符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落实适合专业实习的企业;加大双师型团队的建设力度,组建一支由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管理骨干组成的“实习导师”队伍,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得到全面指导,并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根据专业特点及岗位需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制定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案。

不断推进基于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社团、职业技能竞赛、社会调查、科技创作、创新创业等活动,满足学生成长多层次需求,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结合系列实践教学强化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五)以专业群建设为载体,推动资源整合

根据专业群建设的需要,利用专业之间的互为促进、互为带动、互补共享的关联性,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专业群为单元,开展组织管理、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硬件设施、校企合作等所涉及的各类资源整合,发挥专业群的聚集和联动效应,拓宽学生就业面向,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支撑,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坚持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广泛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和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推进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推进专业教学团队构建, 促进教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协同发展,助推“三教”改革,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七)以学习评价改革为手段,强化培养目标达成

严格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能力考核,要与学生职业能力相结合,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强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有效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让学生有澳门金沙城中心“获得感”。

?

四、编制内容相关要求

(一)课程设置

1.职业素养与基础知识领域

该领域由校定公共基础课程和院定专业基础类课程构成,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知识。校定公共课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公共基础课程,具体开设情况见2023级公共课程修读方案(附件)。院定专业基础类课程为专业群或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平台, 要求学生掌握必须具备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原则上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基础课应该实现共享共通。 基本条件具备的专业群, 尽量打通现有专业, 构建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 宽口径”。院定专业基础类课程一般设置为2-3门。

2.职业技术能力领域

该领域由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组成,建议按职业岗位(群)工作项目(任务)以“工学结合”、“仿真模拟”、“边学边做”的模式设置课程模块。该模块课程要能支撑专业技能培养,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一般设置为6门。

(二)学时学分要求

1.总学时一般为2500-2800 学时。

2.总学分一般在130学分左右,最高不得多于145学分,学分最小单位为0.5 。

3.一般课程16-18学时计1学分;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以每周1学分计;所有专业第五学期“岗位实习”和第六学期“岗位实习均按每周24学时、每周1学分计算。

4.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不少于总学时的25%,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低于总学时的 50%。

5.周学时原则上不超过26学时,周学时及每学期学分安排应相对均衡。

6.岗位实习时间一般为6-12个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

五、编制程序

(一)编制流程图

(二)具体流程说明

1.健全机构,统筹规划。

教务处起草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意见, 经教务处处长和分管校长审核通过后发文至各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应当根据本意见要求,统筹规划,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具体工作方案,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和学生(毕业生)代表组成的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小组,共同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

2.加强调研,认真研制。

各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小组要做好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明确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素质、知识、能力,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各二级学院结合调研和分析结果,确定由专业(专业群)负责人或者教研室主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执笔人,按学校统一的模版和格式,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专业不同方向应分开编制。各专业应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进程,明确教学内容、方法、资源、条件保障等要求。

3.多方审定,公布实施。

二级学院针对拟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召开培养方案论证会,广泛征求专业教师、学生代表、职教专家、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等意见建议,形成论证纪要,并提交二级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审查,审查通过后,送教务处初审,同时报送调研报告和论证纪要;教务处组织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对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形成论证意见。论证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分管校长审批后,按程序发布,报省教育厅备案,并通过学院网站等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行业企业、教师、学生、家长及全社会监督。

4.定期检查,动态更新。

加强教学督察,学校要及时做好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备案工作,建立抽查制度,定期检查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公开和实施情况,并公布检查结果。学校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价、反馈与持续改进机制。在执行过程中若因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等实际因素需要优化调整,由相关二级学院按有关规定提交申请,经批准后可进行调整,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六、实施要求

(一)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根本保证。 学校在党委领导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切实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领导。 学校党委书记、 校长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 书记、 校长及分管教学副校长经常性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

(二) 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

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大格局, 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 ,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 结合学生特点, 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 强化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 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 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 同向同行。

强化专业思政, 结合专业教育积极开展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思政教育。 要将思政教育目标与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结合, 使专业的思政教育目标呈现出专业特质。 同时, 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各环节都要有机融入本专业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 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三) 优化专业课程标准和教案

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 制(修) 订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 优化课程内容, 规范教学过程, 及时将新技术、 新工艺、 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指导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教学要求, 规范编写、 严格执行教案, 做好课程总体设计, 按程序选用教材, 合理运用各类教学资源, 做好教学组织实施。

(四) 深化教师、 教材、 教法改革

建设符合项目式、 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 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 健全教材选用制度, 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 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 引入典型生产案例。 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 普及项目教学、 案例教学、 情境教学、 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 广泛运用启发式、 探究式、讨论式、 参与式等教学方法, 推广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 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规范教学秩序, 打造优质课堂。

(五)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

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加快建设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推进“一体化”教学平台建设,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到教学及管理过程。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推动建设数字化、融媒体教材,加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六)改进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

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笔试要合理设定开卷闭卷考试形式。严格考试纪律,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体例框架和基本格式要求

(一)体例框架

详见附件,特色班、专业群、学徒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

(二)基本格式要求

为使培养方案更加规范,各专业培养方案统一按以下要求排版:

页边距:上:2CM;下:2CM;左:2CM;右:2CM;装订线:1CM;

页眉:1.5CM; ?页脚:1.5CM;行距:固定值 25磅 ;缩进0;

正文标题:黑体、四号、加粗;

正文:段首空两格、宋体、小四,段后空一行。

收藏本页】
?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闽ICP备05019609号-1     闽公网安备35020043060-19001号